圣恩生态

上海圣恩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专注福寿螺防治生态技术研发与应用

服务热线:021-68188219
2025 07-19
入侵物种豚草—福寿螺绿色防控的新利器 原产于北美的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一种广泛入侵欧亚地区的恶性杂草,其花粉是强致敏原。然而近年研究发现,这种植物对危害水稻及水生态环境的“红色杀手”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表现出显著毒性。实验证实其杀螺活性后,本文系统评估了豚草不同制剂在实验室与稻田环境中的控螺效果,为福寿螺生态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2025 07-19
耐寒性决定福寿螺及其杂交种的分布差异与防控策略 原产于南美洲的小管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和斑点福寿螺(P.maculata)已成为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危害严重的水生入侵物种。有趣的是,两者在入侵地的分布界限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通过综合野外观察、实验室低温耐受实验以及对其体内葡萄糖与甘油等抗冻物质含量的生化分析,揭示了耐寒性是决定其分布范围的关键因子,并评估了杂交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结合其特性制定福寿螺防控策略与方式。
2025 07-19
福寿螺入侵:生理优势与科学防治策略 福寿螺(Pomacea maculata)凭借其强大的环境适应力,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极具破坏力的入侵物种。本文聚焦其夏蛰(旱眠)能力与陆路扩散机制,并基于其生理特性提出针对性防控策略,为受侵扰地区提供科学应对福寿螺防治方案。
2025 07-19
中国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分布与起源 福寿螺在中国广泛泛滥,而小管福寿螺(P.canaliculata)的多次引入,是其在中国泛滥的主要原因。人为介导的运输仍是扩散的关键驱动因素(例如在浙江发现的新斑点福寿螺种群)。因此,我们需要更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同时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清理福寿螺,以防止进一步的引入和范围扩张。
2025 07-19
清理“粉红杀手”—福寿螺,水环境治理这样做更有效! 近年来,一种附着在河道边、呈粉红色卵块的外来生物——福寿螺卵,正在我国水域快速蔓延。它不仅啃食水生植物、破坏生态平衡,还会传播寄生虫威胁人体健康。采用有效的清理福寿螺及卵的方式,是控制福寿螺的关键。植物源药剂螺卵净螺卵共治,无需铲除卵块。
2025 07-18
以鸟治螺:秧鹤能否成为福寿螺的生态克星? 路易斯安那州的湿地曾饱受入侵者之苦——原产南美的福寿螺(Pomacea maculata)凭借恐怖的繁殖力(单雌年产卵逾30万粒)和贪婪的食性,疯狂啃食水生作物与植被根基,将丰饶的湿地生态系统推向失衡边缘。面对化学防治的副作用与物理清理福寿螺的高成本,生态学家将目光投向自然法则:寻找其天敌。千里之外的佛罗里达州湿地中,秧鹤(Aramus guarauna)——一种优雅的棕白相间涉禽,凭借其标志性的长而微弯的喙,早已练就了精准取食螺肉的绝技。这种对螺类(尤其是大型苹果螺)的专食性,使其成为路易斯安那州的理想“生物雇佣兵”。但也受到条件限制,螺卵净则不受任何限制。
2025 07-18
限制性杀螺剂管理转向:从四聚乙醛的挑战到氯硝柳胺的靶向突破 为有效控制清理福寿螺等有害螺类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化学杀螺剂曾长期作为核心防控手段。然而,随着生态安全意识的提升,传统药剂的环境风险日益凸显,促使监管升级与替代产品研发加速推进。美国环保署(EPA)对四聚乙醛(Metaldehyde)的严格管控及氯硝柳胺(Niclosamide)作为高效替代品的崛起,标志着杀螺剂管理正迈向更精准、更可持续的新阶段。但作为化学药剂的氯硝柳胺依然需要限制使用浓度。植物源药剂螺卵净必将是非农田水域的灭螺药剂。
2025 07-18
福寿螺诱捕剂:一种可持续的生态防控方案 福寿螺诱捕剂:一种可持续的生态防控方案。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全球性入侵水稻害虫,现有清理福寿螺的防治方法(如农药、水位管理)受气候变化影响效果下降,且难以用于非农田水域(如河道、池塘、湖泊等)。但螺卵净是适用于非农水域的。
记录总数:210 | 页数:27     1 2 3 4 5 6 7 8 9 10 ...>    
联系圣恩生态
服务热线:
021-6818 8219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1100号

邮箱:eco8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