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恩生态

上海圣恩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专注福寿螺防治生态技术研发与应用

服务热线:021-68188219
当前位置: 首页 » 福寿螺防治资讯 » 福寿螺防治在中国 » 全球入侵物种福寿螺:台湾视角下的生态威胁与防治挑战

全球入侵物种福寿螺:台湾视角下的生态威胁与防治挑战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5-07-05 16:20:14    点击数:-   【

一、外来入侵种的定义与福寿螺的定位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义:

外来种:物种或其可繁殖部分出现于自然分布范围外的区域。

外来入侵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环境中建立稳定种群,并威胁原生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2006年台湾农委会林务局列出的「十大入侵种」中,福寿螺高居第二位,其危害性至今仍是生态治理焦点。


二、福寿螺在台湾的分布与种类

1. 常见性与辨识

广泛分布于农田、河川、沟渠及湖泊(如高雄莲池潭),外壳常覆泥沙易与石田螺混淆,但近观可见其黄褐色短圆壳(田螺为青褐色长尖壳)。

农田中以小个体为主,水域中可见大型成体及鲜红卵块。

种类

入侵状态

台湾分布情况

福寿螺

入侵种

全台普遍存在

梯形福寿螺

外来种

仅限南部

大羊角螺

外来种

仅水族市场存在

黄金福寿螺

外来种

仅水族市场存在

元宝螺

外来种

文献记载但无活体证实

2. 台湾的外来福寿螺种类

关键结论:台湾唯一确认的外来入侵种仅福寿螺,梯形福寿螺虽为外来种但未达入侵等级。


三、福寿螺的全球扩散与台湾角色

1起源与扩散:分子研究证实,亚洲福寿螺源自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70年代末经台湾养殖业引入,十年内迅速蔓延至日、菲、澳、中、韩等国。

2全球6大入侵福寿螺:

福寿螺(P. canaliculata)与岛屿福寿螺(P. insularum)为全球性入侵种。

其余4种(大羊角螺、元宝螺等)仅在局部地区造成影响。

3现状2017年国际研究指出,福寿螺问题已从单一物种扩展至双入侵种(新增岛屿福寿螺),治理难度升级。


四、福寿螺 vs 梯形福寿螺:生物学差异与危害对比

特征

福寿螺(入侵种)

梯形福寿螺(外来种)

食性

杂食性(植物、螺卵、鱼)

植食性(植物碎片为主)

分布

全台及离岛广泛分布

仅限南部

扩散能力

通过气囊浮游随水流扩散

外壳厚重,无漂浮能力

生长速度

幼螺存活率高,半年成熟

生长缓慢

生态危害

啃食水稻、莲藕等经济作物

危害轻微

实证案例:高雄凹子底公园雨后出现大量福寿螺及卵块,但未见梯形福寿螺,印证其扩散能力薄弱。


五、福寿螺的多元危害

1.经济破坏:

啃食水稻分蘖致减产,危害莲藕叶片,螺壳易划伤农人。

2.生态冲击:

竞争排斥本土物种,排泄物污染水体,促使藻类暴发取代水生植物。

3.公共卫生风险:

携带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引发生食者脑膜炎甚至死亡。

体表寄生纤毛虫、吸虫等,传播皮肤炎、棘口吸虫病等。


六、综合防治策略与挑战

1. 传统防治方法

物理防控:人工摘卵、设置拦截网、水旱轮作。

生物防治:推广"鸭间稻"模式,鸭群捕食幼螺。

化学防治:聚乙醛(替代禁用药物三苯醋锡)。

生态防治:植物源药剂(螺卵净,对生态环境比较友好)。

2. 禁用药物警示

三苯醋锡曾广泛使用,但引发螺类雄性化(雄化指数达0.29~2.00),因环境荷尔蒙污染遭全球禁用。

3. 资源化利用

成螺可加工为饲料或鱼饵,卵块提取虾红素。


七、未解之谜:台湾福寿螺治理现状

遗留问题:

12年前位列第二的入侵种,当前种群密度是否受控?

中国已出现的岛屿福寿螺是否入侵台湾?

呼吁行动:持续监测外来源,防范新入侵种渗透。

此文关键字:福寿螺防治 福寿螺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