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恩生态

上海圣恩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专注福寿螺防治生态技术研发与应用

服务热线:021-68188219
当前位置: 首页 » 福寿螺防治资讯 » 福寿螺防治在中国 » 福寿螺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福寿螺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5-07-05 16:59:22    点击数:-   【

一、福寿螺概述

学名与分类
福寿螺(Pomacea spp.),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包括小管福寿螺(P. canaliculata)、斑点福寿螺(P. maculata)和隐秘福寿螺(P. occulta)。

起源与入侵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因弃养扩散至水体环境,现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并随气候变暖北扩至山东等地。


二、生物学特性

特征

描述

繁殖能力

雌螺夜间产卵(200-1000粒/块),卵呈鲜红色蜂窝状;27-32℃下孵化需8-16天。

食性

杂食性,偏食幼嫩植物(水稻幼苗、浮萍等),兼食腐肉和小型水生动物。

适应性

耐高温(36℃存活21天),畏低温(6℃下7天死亡);可休眠3-6个月抵御逆境。

迁移方式

随水流扩散,或通过船只、灌溉渠人为传播。


三、对水稻的危害机制

1)危害时期

苗期为主:啃食稻种胚芽及幼苗,导致缺苗和有效分蘖减少。

直播稻更严重:危害期长达4周(移栽稻仅2-3周)。

2)危害程度

密度1只/m²减产20%,8只/m²减产90%;大螺(壳高>5cm)危害强度是幼螺的3倍。

偏好茎秆纤细、抗倒伏性差的品种。

3)生态影响

破坏水生植物群落,威胁土著生物多样性;排泄物污染水体。


四、防控技术(综合策略)

1. 农业防控

· 轮作与耕作:水旱轮作(如水稻-马铃薯)结合翻耕碾压,降低螺密度。

· 水位管理:浅水灌溉(≤2cm)抑制成螺活动;晒田降低卵孵化率。

· 施肥控螺:碳酸氢铵、生石灰兼具施肥与杀螟作用(注意直播田慎用石灰氮)。

2. 生物防控

· 天敌利用:稻鸭共作(40天螺量减90%)、中华鳖(控害比1:20)捕食成螺及卵块。红火蚁可摧毁50%卵粒。

· 植物源药剂:茶皂素(6g/m²,4天杀螟率100%)、夹竹桃提取液(2500mg/L,2天100%)科学采用三年草螺卵净,螺卵共治

结合喷洒“螺卵净”的方法,能从源头上阻断了福寿螺的繁殖链

螺卵净”药剂喷洒能切断福寿螺繁殖链,从源头清除其幼卵,遏制其扩散蔓延。

3. 物理防控

· 人工摘卵:插竹竿诱集卵块集中销毁。

· 拦截迁移:水渠设拦网+灭螟剂布袋,阻断螺源入侵。

4. 化学防控(谨慎使用)

· 常用药剂:6%四聚乙醛颗粒(600g/hm²,2天杀螟率65.88%)。

· 风险:对鱼类、甲壳类高毒,禁用于水产养殖区。

5. 检疫与宣传

未入侵区加强检疫,严禁观赏、食用等人为传播。


五、资源化利用途径

饲料:螺肉加工成禽畜、鱼类高蛋白饲料。

土壤改良:螺壳粉碎后作钙肥,中和酸性土壤;整体发酵制成有机调理剂。

生物质能源:提取天然抗氧化剂青素、开发生物柴油。


六、研究挑战与展望

发生规律:直播稻田及水生作物(茭白、莲藕)中螺群动态需深化研究。

绿色技术

· 开发植物源农药(如豚草、空心莲子草提取物)。

· 集成“种养结合”模式(螺源田套养天敌)。

预测预报:建立区域性福寿螺灾变预警系统。


注:以上整理基于文献数据,实际应用需结合田间条件调整措施。

此文关键字:福寿螺防控 螺卵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