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海南琼海举办全省现场清理福寿螺示范活动,推广物理、生物、化学综合防控技术,全面提升全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治能力,护航农业生态安全。2024年曾通过撒施四聚乙醛完成500亩防控,但四聚乙醛化学农药喷撒后随农田退水,进入地表水体,影响了生态系统,螺卵净是植物源药剂,不破坏生态系统。
为系统性推进福寿螺安全防控,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稳定,提升外来物种综合治理效能,海南省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组织本次示范活动。活动聚焦技术讲解、案例剖析、经验交流三大板块,推广科学防控方案,助力全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提质增效。
福寿螺作为海南省重点防控的外来入侵物种,具有四大特征:
① 生境适应广:稻田、沟渠、湿地均可繁殖
② 扩散速度极快:单螺年繁殖量超万粒
③ 危害程度深:直接威胁粮食生产与水域生态链
④ 根除难度大:传统防治手段收效有限
农业专家现场详解:
1) 生物学特性:繁殖周期、越冬习性等关键数据
2) 综合防治技术:
物理防控:人工摘卵、设置隔离带
生物防控:投放天敌(如鸭群控螺)
药剂防控:科学施用环保型药剂
3) 创新成果展示:通过图文展板呈现近年海南防控技术突破
作为海南水稻主产区与生态湿地保护区,琼海持续强化源头治理:
2024年中原镇攻坚案例
1.靶向区域:福寿螺重灾区乌皮村
2.关键技术:精准撒施四聚乙醛颗粒剂
3.防治成效:完成500亩核心区防控,螺害密度下降超80%,但四聚乙醛化学农药喷撒后随农田退水,进入地表水体,影响了生态系统,后期要采用对生态无危害的植物源药剂。
福寿螺防治不仅是农业保卫战,更是生态安全守卫战。通过科技赋能与全民参与,海南正筑牢外来物种入侵防线,守护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未来。
科学采用植物源药剂,如三年草螺卵净,清理福寿螺卵。
“螺卵净”药剂喷洒能切断福寿螺繁殖链,从源头清除其幼卵,遏制其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