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跨度大、供电不方便、点源污染分散、突发问题失控等是河道、湖泊、水库等治理常见问题,会导致河湖治理投资巨大、运行费用高、净水效果出现反复、管理容易失控。漂浮净水平台,操作平台结合了喷泉曝气机、造流曝气机等曝气设备、漂浮湿地、生态填料、微生物等,快速增加水中生物相、生物量,形成良性循环的生物链,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增强了水体耐冲击能力。
▲漂浮净水平台
结合曝气机的漂浮式净水平台以浮田型漂浮湿地为主体,以曝气机为必要要素。漂浮湿地下方植物根系与填料有机配合形成生物膜载体,其表面的生物膜为净水主力,通过喷泉曝气机、造流曝气机等水体循环曝气设备辅助作用不断交换水体,更替生物膜,通过好氧、厌氧、兼氧微生物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磷等。实现净水设施集成化、不占用沿岸空间、根据净水要求进行移动。
漂浮净水平台工作原理:
喷泉曝气机的水体对流形式,在制造垂直循环流过程中,使表层水体与底部水体交换,新鲜的氧气被输入湖底,在湖底形成富氧水层,消化分解底部沉积污染物,废气被夹带从水中逸出,底层低温水被输送到表层后,调节表层水温,抑制水体表面藻类繁殖及生长,改善微生态环境,强化水体自净能力,短期内改善水质。喷泉曝气机对流形式促进水流在平台中的水体交换实现水体净化。
▲喷泉曝气机溶氧分布曲线
强力造流曝气机利用高速溶气水流形成大流量富氧水流补给漂浮湿地底部的溶解氧,漂浮湿地上的植物根系与填料上的微生物,促进根系与生物膜的快速生与更替长,繁茂的根系与填料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植物根系发展成为“填料”,表面成为微生物着床的理想地点,形成生物膜吸附分解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水体在植物根系及着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源源不断的去除水中有机物、氮、磷等物质,形成微型生态系统,从而有效改善水体水质。
▲造流曝气机流场图
以上海松江区某河段2009年7月测量值为例,净水平台对重金属的消减量达1/3(30天内),对水中污染物削减量见表2-1,表2-2。
表1 净水平台对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量表
BOD
氨氮
TP
COD
59 g/m2·d
8.1g/m2·d
1.2g/m2·d
98g/m2·d
表2 净水平台悬浮物去除效果
初始值
10天后
去除率
悬浮物SS
89 mg/L
10 mg/L
88.7%
备注:采样区域为净水平台周边3米范围内,远处悬浮物偏高
该漂浮净水平台包括:浮田型漂浮湿地、造流曝气机与喷泉曝气机、植物覆盖率达90%(浮岛为8月中旬种植,基本成型),平台服务水域面积为1200平方米。
▲净水平台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案例
表3 NAF型喷泉曝气机参数表
型 号
功率/电压(W/V)
中心水柱高度(m)
喇叭花高度(m)
水花直径(m)
溶氧能力(kgO2/h)
循环通量(m3/h)
重量(kg)
NAF1500
1.5/380
4.5
2.5
4
0.65
49
26
NAF2200
2.2/380
6.2
1.6
5.2
0.85
65
30
NAF4000
3.7/380
7.0
2.2
6.5
1.47
92
42
▲喷泉曝气机样式
表4 SNZ型造流曝气机参数表
功率/电压(W/V)
溶氧能力(kgO2/kwh)
循环通量(m3/h)
感应流量(m3/d)
重量(kg)
型 号
动力效率(kgO2/kwh)
SNZ-A750
750/380
1.33
1.77
150
8500
40
SNZ -A1500
1500/380
2.85
1.90
430
17000
60
SNZ -A2200
2200/380
3.95
1.79
580
23300
75
▲造流曝气机样式一
▲造流曝气机样式二
▲强力造流曝气机净水平台
▲喷泉曝气机净水平台
友情提示: 以上内容不限于文字、图片、排版、设备器材参数等,属于上海圣恩生态版权所有,请勿抄袭,若使用资料需获得 上海圣恩生态授权,否则我司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