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作为杂食性水生生物,其食性广泛,在不同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下食谱有所差异。
福寿螺在野外主要啃食水生植物的嫩茎叶,对农作物破坏性强:
1)主要寄主作物:水稻、茭白、菱角、空心菜、芡实、芋头、莲藕等水生作物,以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作物嫩芽。
典型危害:啃食水稻分蘖导致减产超20%,荷叶被蛀蚀成孔洞。
2)其他植物: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被,尤其在缺乏农作物时大量取食。
3)腐食性:偶尔摄食水中动物腐肉。
资料显示,在养殖场场中,福寿螺的食物分为青饲料和精饲料两类:
1)青绿饲料
首选:绿萍、水葫芦、通心菜、苋菜、白菜、南瓜、冬瓜、花生藤。
次选:茄子、芋头叶等无毛刺植物。
2)精饲料补充
豆饼粉、麸皮、米糠、玉米粉等,幼螺阶段需粉碎投喂。
3)幼螺与成螺差异
幼螺(<45日龄):以腐殖质、绿萍、细碎精料为主。
成螺:偏好鲜嫩草叶、蔬菜茎叶,辅以商品饲料。
1)环境适应性:
溶氧需≥3.5mg/L,低于1.5mg/L会死亡;喜中性水质(pH≈7)。
适温25℃–32℃,超过35℃食欲下降。
2)摄食行为:
集群栖息于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上,可离水短暂活动。
入侵物种防控:
福寿螺繁殖力极强(雌螺年产卵3万–5万粒),养殖时需防逃逸,避免危害农田。
寄生虫风险:
螺体含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单螺可达6000条),若作饲料需彻底熟化处理。
环境类型 |
主要食物 |
典型饲料举例 |
适用阶段 |
自然环境 |
水生作物、野生植物 |
水稻、菱角、水葫芦 |
成螺为主 |
人工养殖 |
青饲料+精饲料 |
绿萍、通心菜、豆饼粉 |
幼螺/成螺皆可 |
人工养殖需平衡饲料营养与螺群密度,同时严防生态逃逸。若作饲料原料(如鱼粉替代品),应确保高温灭活寄生虫。
资料显示:
广州管圆线虫100%杀灭标准为100℃煮45秒、90℃或80℃煮90秒是实验室验证的最低有效条件。
因此,不建议食用福寿螺。
植物源药剂:科学采用三年草螺卵净定期喷洒在茎秆、驳岸水线上方,实现螺卵共治。
“螺卵净”药剂喷洒能切断福寿螺繁殖链,从源头清除其幼卵,遏制其扩散蔓延。